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 B.劳动力 | C.技术 | D.交通 |
由上图可知
①I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Ⅱ、Ⅲ类国家往往牌不利地位
③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Ⅱ、Ⅲ类国家环境污染可能加重
④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I类国家
⑤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 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
| 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 C.与I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
| 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
我国某地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形区是()
| A.太湖平原 | B.山东丘陵 | C.三江平原 | D.黄土高原 |
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C.②③④
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
|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
|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回答下列各题。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
|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
|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
|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
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是指()
| A.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开发和利用亚马孙雨林资源 |
| B.全球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
| C.是人类的木材生产基地 |
| D.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 |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的土壤相当贫瘠
②雨林和沙漠的生态环境都很脆弱
③雨林和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都严重缺水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下表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人口增长过快 |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加剧 |
| C.物种减少 | D.土壤盐碱化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