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
问题,其措施是
A. | 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
B. |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
C. |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D. | 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 B.“一五”计划 |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D.人民公社 |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