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中的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北宋时东京开封城内:“倘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南宋时都城临安城内沿街的临时工匠,如补锅、修鞋帽、穿珠子、修刀剪、磨镜等匠人,随时可叫唤,大约有数十种。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 A.行业分工开始出现 |
| B.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
| C.以官营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
|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
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袁氏世训》中强调:“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 A.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 |
| B.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
| C.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 |
| D.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
下列瓷器是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缩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 C.①④②③ | D.①③④② |
《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 A.男耕女织 | B.精耕细作 |
| C.铁犁牛耕 | D.自给自足 |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
|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
|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