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和日本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中日关系的处理对两国,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为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许知远《醒来 110年的中国变革》
(1)材料一中所述中国由“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后来转化成了什么实际行动?结果如何?
材料二:如图

(2)看图中日历,80年前的这天,是每个国人没齿难忘的一天。这天发生了什么事件?由于国民政府没有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该事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三:如图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

(3)图上反映了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发展的结果如何?
(4)日本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也在不断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地位,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特点?
材料四: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5)中日之间这种“情感距离”的存在,不利于两国,也不利于世界。你对消除两国间的“隔膜”,拉近两国间的“距离”有何好的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戊戌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是以自己的行动,有力的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片的提示判断图片对应的历史人物,将人物图片的字母代号填桂表格中合适的位置。

历史图片




对应历史信息
他创建法兰西第一帝国,被誉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
他创立的理论体系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
他被称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他领导人民摆脱殖民压迫,为“美利竖民主精神的路标


(2)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具备客观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请你归纳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刊文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中国的革命先行者们曾付出巨大牺牲。只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使中国人民找到这个核心,一个实现振兴中华的主心骨。

(1)“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近代中国各阶层有识之士进行了哪些重要探索?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项,并标注在年代尺上合适的位置。
(2)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中国共产党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不断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走向辉煌,你认为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什么?

中英街,一条长不过250米的小街,却浓缩了中华民族百年果的历史。“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是英国割占香港地区期间香港和深圳之间的界限,故名“中英街”。
一街之兴衰,关乎国势;百年之荣辱,窥于一斑。
——“中英街”警世钟铭文

(1)下面某报纸上有关中英街的一段小诗,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时间:
______年,它是一道耻辱的伤口,朝廷在这头,老外在那头。
______年,它是敌我斗争的前沿,社会主义在这头,资本主义在那头。
______年,它是落后与发达的分野,穷亲戚在这头,阔太太在那头.
______年,它就是一条250米长的小街,中国人在这头,中国人也在那头。
那一年,这个民族重拾了尊严,背负了一个世纪的屈辱在礼炮与国歌中得到洗刷。
(2)“中英街”博物馆广场上铸有警世钟,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它的象征意义。

历史是一条河,让我们走进历史长河,感受岁月沧桑,解读中国国力盛衰和世界风云变化。
材料一:纵观历史发现:从公元元年到公元2000年,中国领先了世界1700多年,只是输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在1700多年的辉煌历史中,唐朝达到了顶峰,然而到了清朝时期,当欧美国家发生巨变时,我们的大清帝国仍沉浸在孤芳自赏中,对世界的形势浑然不知,从而逐渐与世界的发展脱轨。
材料二: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欧洲的三大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使得欧洲在1914年前的一百多年里,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
——斯塔夫理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请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文化交往的情况并简要说明唐文化对外影响力的主要表现?分析清朝出现与世界脱轨的原因。
(2)材料二所提“欧洲的三大革命”是指哪三大革命?其共同作用如何?欧洲的殖民扩张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造成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2008年以来,美国爆发的新一轮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有人说这次危机堪比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
材料二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
(1)2008年,自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全球的原因是什么?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的特点是什么?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为了克服 “大萧条”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今天,各国要度过危机需要怎样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