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父这一词多指对于国家政权缔造有特殊贡献的并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饶精神的人,如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请阅读材料回答,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通过决议
材料二:如图,这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民国六十五年台湾发行的10元新台币纸币。

材料三: 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地拽联邦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溃;而惟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贵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华盛顿
材料四:孙中山在总结比较中俄两国革命时说:“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能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的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革命虽迟我六年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而仍失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称孙中山为国父的原因。(1分)
(2)某同学喜欢收集各种钱币,想知道材料二中提到的这种新台币发行时间距今多少年,请你告诉他。(1分)
(3)材料二中的“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指哪一部法律?(1分)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这部法律所体现的思想源流是来自哪一位思想家?
(4)材料三中“俄国革命”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认为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万不能及。……中国犹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出自《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1864年)
材料二:“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先富在民,而国本益固。”
——李鸿章对近代工业的认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派的主张?他们掀起什么运动?
(2)这一派别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3)为达到材料一、材料二的目的,他们都创办了哪些企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什么国家的劫掠者劫掠的?(2分)
(3)写出使中国从开始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至少写出四个。4分)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5)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个代表人物。并说说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它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请回答:
(1)根据下图,说出战争的影响和特点是什么。

(2)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称为什么体系。有人评价:该体系是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试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一战后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请写出它的名称和它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大成就。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历史证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国发展的重要前提。请回答:
(1)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哪一文件的颁布解决了美国农民的土地问题,该文件的颁布对战争的意义又是什么?
(2)19世纪后期,俄国用什么方式解放了农奴?该举措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3)如何对待农民和农业问题,是十月革命后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新经济政策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上,各国对待“三农问题”的举措给你什么启示。

材料一明治时期,日本工业、军事得以蓬勃发展的两个条件中国并不存在。日本之所以能够建立自己的工业与建设自己的军队,靠的是对农民征税,而中国农业却无法负担日益增加的税捐。内战与暴动引起的破坏、银价提高而导致的贫困化、愈来愈频繁的饥荒和水灾,致使19世纪下半叶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甚或倒退。……还有无效率的官僚机构的重压,红利分配太高……国家非但不保护新兴工业,反而按照旧观念,沉重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
——谢和耐[法]《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为实现殖产兴业)明治政府除进行地税改革而获取必要的巨额土地税收之外……对外则通过向亚洲近邻小国家实行侵略掠夺,获取资金。……采取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1886~1890年间,在日本出现早期产业革命热潮。他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日本相比中国无法建立自己的工业和建设自己的军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政府为获得资金采取了什么途径?日本实现殖产兴业的过程有何特点?
(3)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77年前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追根溯源在明治维新时已经埋下祸根。请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对此加以说明。
(4)读史可以明智,综上,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