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左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已知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水的比热容为4.2J/(g·℃),有关热量与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t(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比热容,△t物质温度的变化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V1=30mL时HCl和NaOH恰好反应,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算出的温度变化值约为
       (保留整数,计算时可将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热容看成与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而根据上图的温度变化可读出温度变化值约7 ℃;两者相比所测结果偏低,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要使含Ba2+,Al3+,Fe3+,Ag+的硝酸盐溶液进行分离,并制成各自离子的硝酸盐。今有人设计如下分离方法,请在下图中的空格内填写适当物质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合,在题后填写各步所加试剂(供选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氨水、碳酸钠溶液、硝酸和葡萄糖溶液。)

①A______②B_____③C_____④D____⑤E______。

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

A.氯化钠; B.硫化钠; C.亚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E)硫酸钠;(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黄色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_____(填化学式)。
(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
第一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10分)某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三个可以生成H2的反应:①Zn+盐酸 ②Na+水 ③Al+NaOH溶液。为点燃上述三个反应生成的H2,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点燃H2前必须先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在点燃用图1装置制得的H2时,①③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Na的用量太少。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查阅钠、苯、水的密度分别为0.97 g·mL-1、0.88 g·mL-1、1.00 g·mL-1,并据此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在改进后的实验中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铜及其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特征颜色,例如Cu、Cu2O呈红色,CuO呈黑色、CuSO4·5H2O呈蓝色等。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 Cu2O进行了认真探究。
Ⅰ.查阅资料:Cu2O属于碱性氧化物;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Cu2O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
Cu2O+2H===Cu+Cu2+H2O
Ⅱ.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方案3:称得干燥坩埚的质量为a g,取红色试样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 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总质量为c g。
(1)请你评价方案1和方案2。如果你认为该方案合理,请简述其化学原理;如果你认为该方案不合理,请简述原因。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3中,若确认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则a、b、c应符合的数学的关系为________,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________次称量。
Ⅲ.研究性学习小组乙,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是否变蓝判断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装置如图所示:

(3)简述该探究方案中,检验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说明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你认为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干燥装置
B.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C.在盛有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9分)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的哪种粒子(H2O、H、SO)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所示的Ⅰ、Ⅱ和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某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确认的实验操作是:在Ⅲ中先加入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
(4)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的试剂外,还能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