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指出,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As)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
B.+5价砷既可得电子,又可失电子 |
C.AsH3的稳定性强于HBr |
D.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含+3价砷的物质为氧化产物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则H2SO4(aq)+Ba(OH)2(aq)=== BaSO4(s) +2H2O(l) ΔH=2×(-57.3) kJ·mol-1 |
B.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
C.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
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 |
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 O2=2H2O |
D.用其作电源电解精炼铜时,纯铜作阳极,而在镀件上电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 |
已知可逆反应X(g)+2Y(g) 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 |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充入1 mol X和2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 |
反应 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 (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 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
C.2v正(X)=v逆(Y) | 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