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2010年11月某日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控制A地的天气系统类型是 (锋面)。
若此天气系统势力进一步增强,且以每天约500 km速度移动,试描述接下来三天内(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乌鲁木齐的天气变化特征。
简述图中B区域的地形特征,并阐述该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3)冻雨是指当雨滴降落到温度低于0℃的地物上,立即冻结成冰的降水。贵州省是我国冻雨发生最多的省份,占全国的70%以上,试分析该省份冻雨多发的自然原因。
下图是“长江流域局部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和铁路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a、b、c、d所表示的城市中,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是自西向东依次是____,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____、____。(3分)
(2)c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该城市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具体表现为:(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列四个方面简述图中108°E以西地区的发展宜采取的重大举措。
①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基础设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态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为五个城市所在地;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成为我国最早、最大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④均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③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④城市主导工业及容易出现的城市污染问题是什么?(4分)
(3)⑤城市所在的河段在冬春交替的季节容易出现的是____现象,在此河的____段也能发生此现象。(2分)
(4)甲、乙、丙三地发展种植业的农业特色各是什么?乙、丙两地相比热量差别及原因各是什么?(4分)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在地形区是____平原,该平原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3分)
(2)城市B是____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城市B是图中所示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4)新中国成立以来,甲、乙两湖泊面积都在不断缩小,其中缩小较快的是______,并分析该湖泊快速缩小的原因。
下列两幅图分别为我国某区域简图和河南省交通运输网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l)图甲所示为____月等温线分布图,影响图示地区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自2002年以来,黄河已利用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先后进行了六次调水冲沙。黄河第七次调水冲沙于2008年6月15日开始,7月7日正式结束,小浪底水库出库水流含沙量最高达230千克/立方米,共排沙出库2611万吨,库区淤积形态得到进一步改善,下游主河槽得到全线冲刷。
(2)简述黄河第六次调水冲沙时间选择的依据及调水冲沙的主要目的。
(3)“缺水多沙”是黄河下游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你为解决下游地区“缺水多沙”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目前河南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较高,2006年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800多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味精等粮食深加工产品均为市场占有率的“全国冠军”。在国内市场上,每3.3袋方便面就有1袋是“河南造”;每10个速冻汤圆中,有5个出自河南;,币莲花味精一个厂的国内市场份额就达45%。
(4)分析河南发展粮食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5)简要概括河南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4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把玉林和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纳入经济区统一考虑,形成“4+2”的格局,这样,经济区陆域面积就达7.27万平方千米,占广西的30.7%。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千米。区域内人口2053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42%。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界人士认为:武汉城市圈有望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之后,中国城市圈的第四极。
材料2:
(l)试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经济基础等方而比较两地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
(2)湖北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方向是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花卉、水果、乳肉等,试比较分析它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