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 B.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 |
| C.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
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
| B.将FeS固体投入到含有Cu2+的废水中以除去Cu2+ |
| C.500 ℃时比室温更利于合成氨 |
| D.乙酸乙酯的合成中用浓硫酸比稀硫酸更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 |
在水溶液中存在反应:Ag++Fe2+
Ag(s)+Fe3+ ΔH<0,达到平衡后,为使平衡体系中析出更多的银,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 B.加水稀释 |
| C.增大Fe2+的浓度 | D.常温下加压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
| B.0~10 min内,v(H2)=0.15 mol·L-1·min-1 |
|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一段时间内v(逆)>v(正) |
|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的本质原因是气体总质量不再变化 |
在体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5B6C+4D
B.前2 min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约为0.002 1 mol·L-1·s-1
C.2 min时,外界条件的改变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加入了催化剂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用纯净的CaCO3与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 |
| 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1·min-1 |
| C.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 |
| D.F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