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
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
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
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种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物质残留的是小苏打 |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
目前新一代高效、无污染的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在饮用水的处理上。已知工业上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之一是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与氯酸钠反应,其反应关系为CH3OH+6NaClO3+3H2SO4=6ClO2+CO2+3Na2SO4+5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是甲醇 |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C.氧化产物是二氧化氯 |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
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