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晓刚带同学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请他们品尝。他们一边吃着,一边产生了疑问:“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请根据图中几个人的对话回答问题。

(1)图中四个的说法,属于假设的是奶奶和________同学的说法。
(2)如果要设计实验验证奶奶的假设是否成立,实验的变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大小两种花生栽培的条件应该是________的。
(3)用于实验的花生种子取样方法应该是(  )
A.随机的                                              
B.大、小、花生都挑中等大小的
C.大花生挑大的,小花生挑小的           
D.小花生挑大的,大花生挑小的
(4)从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的角度考虑,最好选用下列哪个数量的花生用于实验(  )
A.1粒                 B.15粒
C.30粒                D.50粒
(5)晓刚的话是对________同学说的。要比较两种花生的大小,晓刚提出处理数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调查的基本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韭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绿色;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黄色。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探究?
(1)提出问题: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作出相应的假设。
(3)制定计划:将两头同样大小的大蒜分别放在盛有清水的盘中,A 组放在光照的环境中培养,B 组放在的环境中培养,定时浇水、管理。
(4)上述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5)经过实验后,发现A 组大蒜为绿色,B 组大蒜为黄白色。得出结论: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5分每空1分).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请据此回答:

(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实验装置中给出的细菌生活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肉汤将会腐败的试管是:__________。
(4)请你举出一种与该实验中肉汤保存原理相同的商品:______________。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猜想,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还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

A.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B.取2支洁净且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做如下处理:
在①号试管中放入1份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将2支试管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10分钟。改进(
D.在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E、观察并记录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实验的B步骤补充完整。
(3)该实验的C步骤有待改进,请将改进的方法卸载本步骤的横线上。
(4)该探究实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笨实验中设置②号试管的目的是
(5)在①、②号试管中,会出现蓝色的试管是,出现蓝色的原因是

下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蚕豆种子,已知蚕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3)2号和3号种子相互对照得出的结论是
(4)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每组,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5)今年四月下旬开始,我国南方某地出现特大暴雨,一些播种了的大片大片的旱地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了,导致种子无法萌发,该实验装置中,编号为的种子所处的条件与此相当。
(6)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自身还需满足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

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科学家告诫说,中国雾霾对农业的不利影响犹如“核微粒飘降物”.雾霾中的颗粒物会堵塞叶片的门户——气孔,气孔的闭合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为了探究气孔闭合会影响植物的生理作用.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9分)

①取一盆盆栽天竺葵,在A叶片的正反两面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会把叶片的气孔堵住)。②用两个干燥的塑料袋分别套住叶片A、B,并把袋口扎紧。
(1)设计叶片A、B是为了形成一组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把该盆天竺葵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小明同学发现A塑料袋袋内仍是干燥的,B塑料袋袋内出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来自植物的________作用。
(3)下午,打开A、B袋口,分别迅速把一支即将熄灭的火柴伸迸袋内:A无明显现象,B火柴复燃,说明B袋内________较丰富,这是植物________的结果。
(4)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就打开A、B袋口,分别迅速伸进一支燃烧的火柴。A无明显现象, B火柴熄灭了,说明B袋内________较丰富,这是植物________ 的结果。
(5)小明同学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多次实验后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