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源于生活,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 ;而最清洁的燃料是 。
(2)电线外面包了一层绝缘体,它的成分是聚氯乙烯,它属于 材料。
(3)常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 (填名称)。
(4)小蟠家菜地里的蔬菜叶子发黄了,妈妈叫他去买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来施用,当他到化肥商店时,碳酸氢铵刚好缺货,你建议他买 (填“尿素”或“氯化钾”),也能起到与碳酸氢铵相同的作用。
(5)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中的一种。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
将一些能较好吸收和发射红外线的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等)通过特殊工艺织人纤维,然后用该种纤维制成的内衣,称之为红外保暖内衣。对于红外保暖内衣和普通保暖内衣在人体运动时,通气和散热的效果比较,某人设计如下实验:
①上午某时间穿红外保暖内衣,跳绳前测前胸体表温度,跳绳10分钟,再次测前胸体表温度。
②下午某时间同一人穿普通保暖内衣(假设普通保暖内衣和红外保暖内衣除材质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在通风状况相同的同一房间里,重复上午相同的实验步骤。
③比较上、下午跳绳前后的体表温度变化量,得出两种保暖内衣通气散热效果强弱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红外保暖内衣时,不宜选用的洗涤剂是(选填"弱酸性洗涤剂"、"弱碱性洗涤剂"、"中性洗涤剂")
(2)若该人跳绳后腿部发酸,是因为肌肉细胞进行了
(3)有人认为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可靠,你认为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控制不严密的地方是、(写两点)
(4)为了得出更可靠的结论,请写出你认为该实验最需改进的具体方面(写一点)
.
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
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
小于
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
(l)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
A. |
蓝色石蕊试纸 |
B. |
紫色石蕊溶液 |
C. |
无色酚酞试剂 |
D. |
试纸 |
(2)已知
的饱和溶液常温下
不小于
。通常空气中
的含量大于
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
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同学想通过如图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只要出现的实验结果,就可认定
溶于水有形成酸雨的可能。
(3)已知
与
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
)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
,溶液本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
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 |
|
B. |
|
C. |
|
D. |
|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
①在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结束后过滤。
②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亚铁晶体。
③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水洗涤晶体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①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其原因是。
(4)为了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3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克) |
12.6 |
15.3 |
20.0 |
25.0 |
38.2 |
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克,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
有水( )、双氧水( )、重水( ,"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