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
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
小于
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
(l)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
蓝色石蕊试纸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试剂
试纸
(2)已知
的饱和溶液常温下
不小于
。通常空气中
的含量大于
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
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同学想通过如图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
(3)已知
与
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
)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
,溶液本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
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根据下列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填"得"或"失")1个电子;
(2)氯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过程中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在充满 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其主要原因是: 与 溶液发生了化学发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会儿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其原因是: 与 溶液反应生成了 ,同时有偏铝酸钠(化学式为: )生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使易拉罐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变瘪的易拉罐重新鼓起。请写出 与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反应(填"置换"或"复分解")。
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为使接近饱和的甲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任写一种方法即可);
(2)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g。此温度下,该饱和溶液中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按表中信息填空:
(1)原子序数是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则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在上表中的位置应是(填①、②或③);
(2)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煤、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中提到的氟、钙指的是(填"单质"、"分子"、 "原子"或"元素");
(3)将如下三种物质:A.蔗糖;B.花生油;C.泥土,分别加入到盛有适量水的三个烧杯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填序号),再分别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物质是(填序号);
(4)我们在厨房炒菜时,客人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