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
今年1月15日,河池市环保部门发现龙江河拉浪水电站内出现死鱼现象,经检测水质重金属镉含量超标。27日柳江上游河段镉浓度超标达5倍。河池市、柳州市分别在叶茂电站、宜州市区二桥、三桥、洛东电站和柳城糯米滩水电站设置了多个削减镉污染的化学物品投放点。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30日召开新闻通气会称,龙江河镉污染应急处置取得成效,事态完全处于控制之中,下游柳江水质仍达标。
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介绍,事件处置措施主要使用的是“弱碱性化学沉淀应急除镉技术”,就是往江水里投放石灰以及聚合氯化铝。投放石灰提高受污染江水中的pH值,使水呈弱碱性,此时镉离子将以氢氧化镉细小颗粒沉淀;而聚合氯化铝能把这些细小颗粒混凝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大颗粒沉淀。
(1)依据上述材料,请谈谈此次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2)污水处理小组成员向河水中投放生石灰,使水呈弱碱性,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水中的镉离子主要是可溶性氯化镉( CdCl2)离解形成的。它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使镉以氢氧化镉形式沉淀出来,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氢氧化镉是一种细小不溶性颗粒,随水流漂动,难以沉在河床底部,为此,小组成员还要投放聚合氯化铝,它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强吸附性的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镉被其吸附后,最终能沉于河床底部。请写出氯化铝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惑: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ABC D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下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
(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写出一点即可)

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中为杂质)

物质
有关化学方程式
Fe粉(Fe2O3

Cu粉(Fe粉)

CO(CO2

KCl(KClO3

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假设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