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某中央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是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门下省 | D.御史台 |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中心纲领是()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主张对中国文化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根本改造。从文明史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
A.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
B.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 |
C.东西方化的碰撞与交融 |
D.传统文化与的西方文化的传播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本文在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时坚持( )
A.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 |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原则 |
C.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分析 |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标准 |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
A.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 B.改造国民的素质 |
C.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 D.新文化的融合性 |
下图是 19 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
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
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
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