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介绍西方国家的政体特点,并做出自己的判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英国政体:
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魏源《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
英国有公、保两党。公党退,则保党之魁起为宰相;保党退,则公党之魁起为宰相。
——清朝驻英公使薛福成
关于美国政体: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
美国开国之律,由华盛顿订定,政归三处,立例者,议院;行例者,总统;守例者,察院。议院有立例之权,则大事为议院主之,总统不过奉行耳。
——清朝驻美公使崔国因
(1)关于英国政体的介绍中,大致反映了哪两种制度?“巴厘满”、“宰相”指什么?
(2)关于美国政体的介绍中,徐继畲赞扬了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什么原则?崔国因介绍了美国政制的什么特点?
(3)崔国因认为美国“大事为议院主之,总统不过奉行耳”,你是否认同他这一说法?请说明你的理由。
33.历史图片是时代的缩影,从中能够感觉到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掰 手
左图是一幅漫画,一边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另一边是美国总统肯尼迪,两个人坐在核武器上掰手腕。双方既剑拔弩张,又相互制衡。

材料二
握 手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1972 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联 手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六国在上海签订《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1)材料一中苏美双方“既剑拔弩张,又相互制衡”,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材料三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两个时代的世界格局有什么不同?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中国一贯奉行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冷战结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的希特拉(注:希特勒)先生一烧书,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然而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了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思想的。
——鲁迅《华德焚书异同论》
(1)材料一中鲁迅先生对秦始皇的“焚书”政策有何评价?(2分)你是如何看待“焚书”政策的?(2分)
材料二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里“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1分)这一观念在当时有何积极影响?(2分)
材料三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十二月初一日,施琅往福建省……会议台湾去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施琅遂决意主留。题疏日:“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桥,延袤数千,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臣奉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地原为红毛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乘势以图。……勿断断乎不可弃……”圣祖览(施)琅疏,下部议。议“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天兴州。今改为台湾府,辖三县。”……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邦矣。
——江日升《台湾外纪》卷1O
(3)材料三中康熙帝对“台湾弃留”问题作出了什么决策?(1分)这一决策有何影响?(2分)
(4)我们应该用哪些标准来评价中国古代的著名帝王?(3分)

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一)印度分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印度斯坦国家和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得自治领地位;(二)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西巴基斯坦包括西旁遮普、信德、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东巴基斯坦包括孟加拉和阿萨姆的一部分。印度联邦则由原英属殖民地其余行省组成;(三)在印度分治前,先解决旁遮普和孟加拉两省的划界问题,但两省是否一分为二由两省立法议会投票决定;(四)印度制宪议会也一分为二,归属各自国家;(五)授予土邦自由选择加入两个自治领中任何一个的权利,如果不愿加入,可以保持与英国的原有关系,但不享有建立自治领的权利。
——“蒙巴顿方案”
请回答:
(2)印巴分立的原则是什么?这体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怎样的政策?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为何却以印巴分立的形式取得独立?

第一条第一款 自1947年8月15日起,应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分别称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第二款 上述两个自治领……称为“新自治领”……
第二条第四款 本条中任何规定均不得解释为阻止印度土邦加入任何一个新自治领。
……
第五条 两个新自治领均应由英王陛下各指定一名总督,代表英王陛下治理该自治领。
请回答:
上述材料节选自什么文件?
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述材料中的第二条第四款的内容后来引发了什么战争?
上述材料中的第五条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对印巴冲突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巴以问题是中东和平的中心问题。直到今日,巴以冲突问题仍未获得彻底的解决。结合下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1967-1982年阿战争图二:以军入侵黎巴嫩图三:巴以和解
按照1947年联大通过的决议,巴以分别建国。以色列国成立于何时?
耶路撒冷的地位非常特殊,它被三大宗教视为圣地。这三大宗教分别是什么宗教?
戴维营巴以和谈无果而终,多边首脑会议也无大的建树。这说明了什么?
巴以之间争夺的主要战略资源是什么?美国为什么要偏袒以色列?又为什么要斡旋巴以和谈?
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