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泰顺春节期间举办“百家宴”的传统习俗已延续了上百年。回答问题。随着“百家宴”的声名远播,许多外国游客也慕名前来。这一现象表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B.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
C.文化趋同是一种客观必然 | D.传统文化都能发扬光大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百家宴”上不仅共贺新春、互致问候,而且交流信息、同话发展。这说明传统习俗
A.精神内核固定不变 | B.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
C.引领着时代的风尚 | D.支持着民族的发展 |
为了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部分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①可以保证其在国民经济中和国有企业具有相同地位
②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淘宝网从2009年开始通过限时打折促销将11月11日打造成了“中国消费者日”,2013年“双11”当天销售额高达350亿元。李克强总理赞许:“你们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这表明()
A.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拉动经济发展 |
B.生产决定消费,为消费创造动力 |
C.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
D.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
“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由于()
A.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1981年为56.7%,1988年为51.4%,1992年为48%,2006年降低到38.2%,2011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6.7%。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用在家庭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逐步减少 |
B.国家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
C.食品供应增加造成食品价格持续下降 |
D.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
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