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y表示沉淀的质量,x表示加入试剂的体积,能够用该图表示的反应是: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浓氨水至过量 |
B.向Ca(OH) 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
C.向Na[Al(OH)4]溶液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
用铝粉和四氧化三铁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aL ,另一份直接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 bL 则a︰b等于
A.1︰1 | B.3︰4 | C.4︰3 | D.9︰8 |
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y轴应表示
①c(Ag+) ②c(NO3-)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仅② |
下列各组物质可以直接通过分液进行分离的组合是
①苯和水;②乙酸乙酯和乙醇;③乙酸乙酯和纯碱溶液;
④苯和溴苯; ⑤硝基苯和水;⑥蔗糖与葡萄糖;⑦乙烷和SO2
A.①③⑤ | B.①④⑤⑥ | C.①②③⑦ | D.②③⑤⑦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叫元素周期律 |
B.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III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11或25 |
C.在周期表中ⅠA族处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
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紧密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乙>甲>丁 |
B.丁或甲与乙所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物质 |
C.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甲 |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