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某DNA分子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是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
B.用此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时,必须用相应的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产生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 |
C.要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缝合”起来,要用到基因工程的另一个工具——DNA聚合酶 |
D.限制酶切割DNA分子时,是破坏了同一条链上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而不是两条链上互补配对的碱基之间的氢键 |
某物种引入—个新的地区,对该地区一些动物的栖息地产生不利影响。该物种与这些动物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
A.寄生 | B.互利共生 | C.竞争 | D.捕食 |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
下表中实验目的、选用的材料与实验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关于体内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旋成两条单链后,再进行复制 | B.需要酶的催化,也要消耗ATP |
C.新合成的两条子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 D.连续复制n次,含母链的DNA分子占1/2n |
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花期不同阻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
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C.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