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X、Y两国人口数据表”,完成问题。
|
人口密度(人/km2) |
出生率(‰) |
死亡率(‰) |
X国 |
108 |
42 |
18 |
Y国 |
275 |
6 |
7 |
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 | B.大洋洲 | C.非洲 | D.北美洲 |
Y国可能是
A.印度 | B.俄罗斯 | C.德国 | D.坦桑尼亚 |
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条件 | B.气候条件 | C.历史条件 | D.地形条件 |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题。
湖名 |
面积 (平方千米) |
贮水量W (亿立方米) |
入湖流量Q (立方米/秒) |
洞庭湖 |
2820 |
173 |
10353 |
太湖 |
2420 |
44 |
195 |
滇池(昆明) |
297 |
12 |
29 |
青海湖 |
4853 |
742 |
39 |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 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
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 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
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 |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
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
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 |
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沿包头至广州,在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 )。
A.③——塬、墚、峁 | B.④——橘园、竹海 |
C.①——层层稻田 | D.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
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③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 B.④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 |
C.①土壤盐渍化普遍 | D.②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 |
2010年10月26日9时,随着两列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杭州站同时疾驶而出,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运营。这是我国高速铁路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潮流的又一重要标志。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题。下列有关沪杭高速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增加货物运量 | B.加剧大气污染 |
C.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 D.加强上海和北京之间的联系 |
下列对沪杭高铁通车后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加强中、东部地区的联系 |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
C.对两个地区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较小 | D.促进沿线的资源调配 |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月球与地球有很大的差异,完成下题: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站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①弱重力②超高温③低辐射④高真空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A.自然差异 | B.公转差异 |
C.质量差异 | D.形状差异 |
下图是“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上图所示区域中,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
A.④ | B.⑤ | C.② | D.③ |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③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⑥地渔业资源丰富 |
B.④地和⑤地均是以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
C.①地比⑥地多地震,且①地比⑥地大陆架狭窄 |
D.②地因西风溯河而上受山地抬升,降水量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