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附近地势起伏大,降水差别明显 |
B.甲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 |
C.乙附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 |
D.乙附近等值线弯曲主要是地形所致 |
1963年,图中湖泊面积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07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与该湖泊面积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泥沙淤塞,导致湖面缩小 |
B.气候变干,降水少,蒸发旺盛 |
C.沿河地区用水量增加 |
D.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
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震中距(千米) |
地震发生时间(地方时) |
震级 |
死亡人数(人) |
X |
200 |
5.8 |
10:25 |
7.4 |
8 |
Y |
500 |
2.5 |
4:00 |
7.1 |
1 820 |
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可靠的是 ( )。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 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 |
C.X、Y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 D.X、Y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 |
Y地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Y地人口密度较大 | B.Y地距震中较近 | C.Y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 | D.Y地地质脆弱 |
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上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 B.寒潮、台风、沙尘暴 |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 D.干热风、寒潮、冻害 |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准噶尔盆地 | B.东北平原 | C.华北平原 | D.东南丘陵 |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甲图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乙图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台风转向点一直向东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
A.10~11月 | B.6~9月 | C.7~10月 | D.5~8月 |
乙图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方式造成对台湾的危害( )
①狂风 ②暴雨 ③风暴潮 ④瘟疫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灾害链图,回答下列问题。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
C.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 | D.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
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如果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地震②泥石流③滑坡④沙尘暴
A.①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
A.甲村 | B.乙村 | C.丙村 | D.丁村 |
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课题组”,对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重新规划表明,三峡坝区将是今后旅游规划的重点,宜昌市将成为新三峡旅游的龙头城市,“两坝一峡”游(长江三峡大坝、葛洲坝、西陵峡)也将成为三峡地区旅游业的主打品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三峡某地区拟全年(以300天计)开放一面积为55公顷的风景区,该风景区以门票收入为唯一来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营风景区需符合下列两个条件:每天平均每公顷游客不超过120人,年纯利润至少应达到年维护成本(1 500万)的20%。下表为该风景区门票定价与游客人数关系表,经营者应选择的门票定价方案是( )。
定价方案 |
门票价格(元/人) |
旅游人数(万人次/年) |
A |
10 |
300 |
B |
15 |
200 |
C |
20 |
100 |
D |
25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