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染化厂的废料铁泥(主要成分是Fe2O3、FeO和铁)制备可用于隐形飞机涂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生产流程为:
请回答:
(1)过程①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已知氢氧化亚铁的Ksp=4.87×10-17,氢氧化铁的Ksp=2.6×10-39。
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不高于1×10-5 mol·L-1时,可以认为该离子已经完全沉淀。通过计算所得数据说明过程②调节pH=9的原因是 。
(3)物质D的主要产物中铁、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6∶1∶32,则过程③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Fe2+在弱碱性溶液中还原性较强,图11是研究过程④的实验所得,则该反应所需的时间控制在 小时左右,较为适宜。
(5)某工厂处理废铁泥(测得铁元素含量为16.8 %)的能力为10吨/小时,生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产量为4.64吨/小时。如不考虑过程④以后生产中Fe2+的氧化,则该工厂每小时消耗铁粉的质量为 千克。
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下表列出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一些数据:
元素 性质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原子半径(10-10m) |
1.02 |
2.27 |
0.74 |
1.43 |
0.77 |
1.10 |
0.99 |
1.86 |
0.75 |
1.17 |
最高价态 |
+6 |
+1 |
— |
+3 |
+4 |
+5 |
+7 |
+1 |
+5 |
+4 |
最低价态 |
-2 |
— |
-2 |
— |
-4 |
-3 |
-1 |
— |
-3 |
-4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为Na元素,则以上10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填编号)。比元素B原子序数大10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2)由上述C、E、G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可能是(写分子式,写出一种即可),元素G、I分别和J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晶体类型分别是。
(3)元素E与C及氢元素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一元羧酸分子。其一分子中共形
成个σ键,个π键。
(4)短周期某主族元素K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
则K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族。
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
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理由是
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下:
可供参考的信息有:
①甲、乙、丙、丁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②A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2,元素质量之比为7:8。
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为红棕色固体,常用作油漆和涂料。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F与丁单质也可以化合生成G,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少量F的饱和溶液与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
试将①、②、③填入下列方框中:
(4)化合物M与H组成元素相同,可以将G氧化为F,且不引进新的离子。试写出M在酸性环境下将G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如图A 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请填空:
(1)电源A上的a为________极;
(2)欲在电槽中实现铁上镀铜,接通K点,使c、d两点短路,则电极f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槽中放的溶液可以是______(只填一种电解质溶液)。
在一容积为2L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适量碳粉和0.2molH2O。在800℃条件下,经20s后达到如下化学平衡:C(s) +H2O(g) CO(g) + H2(g);△H=" -Q" kJ·mol-1(Q>0)。已知达到平衡时,CO为0.12mol。试回答:
(1)其他条件不变,若加入少量碳,则平衡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若用υ(H2O)表示该反应前20s内的平均速率,则υ(H2O)=" ________________" ;
(3)若向上述平衡的混合物中再充入0.08mol H2,在相同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此时C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mol。
(1)工业上Al2Te3可用来制备H2Te,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Al2Te3+()()Al(OH)3↓+()H2Te↑
(2)在101kPa时,4.0g硫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37kJ的热量,则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