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B.会议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 B.铁器牛耕的推广 |
C.国家走向统一 |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
“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材料说明“争臣”
A.有利于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 B.有利于对天子诸侯的谏议 |
C.从法律上真正约束了王权 | D.防止了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
《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A.夏朝 | B.商朝 | C.周朝 | D.秦朝 |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工业文明的前奏”这一课题时,下列材料应该排除的是
A.《物种起源》 | B.《权利法案》 |
C.《十日谈》 |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