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材料中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具体史实分别是指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2003年3月1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了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东周时期王陵遗址的消息,而对确立这些重要遗存属于东周王室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六马之驾,考古学者称之“天子驾六”。关于“天子驾六”的发掘出土,其史学价值在于()
A.体现了周天子的“神权”特征 |
B.修正了《逸礼·王度记》中的错误之处 |
C.有助于考证周朝实行的礼乐制度 |
D.证明周天子与贵族在权力上的矛盾尖锐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
B.科技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
C.资产阶级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
某学者进行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演讲主题 |
…… 例证 瓦特——英国工业革命 法拉第——第二次科技革命 爱因斯坦——第三次科技革命 …… |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1962年在美国问世的《寂静的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儿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2014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笼罩了中国,环境问题再度引起人们重视,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A.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
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
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问题 |
D.环境问题始于英国 |
1814年11月29日,《泰晤士报》社长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对此,四位同学发表如下意见,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这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