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8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该法自去年启动第二次大修之后,业已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这部与公民权利息息相关、与打击犯罪密切相连的大法迎来了第二次大修。据此回答问题。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只能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而只有到了审查起诉、审判阶段,才可以委托辩护人。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在我国,之所以要赋予律师侦查阶段辩护权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是因为(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B.权利与义务是根本对立的 |
C.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
D.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
①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
②平等地履行义务
③平等地制定体现自已意志的法律
④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
的是
①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2011年5月,一部汇聚深圳改革开放30年观念创新成果的《深圳十大观念》,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深圳十大观念” 如实反映和记录了30年间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发展历程,也是对深圳30年跨越式发展的高度的理论概括。这说明“深圳十大观念”
A.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是深圳这座城市精神的标志,需要弘扬,不能扬弃 |
C.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把意识变为物质 |
D.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客观物质性 |
作风接 “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新闻战线开展此项活动是因为
①新闻作品属于意识范畴,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新闻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闻创作必须坚持群众观点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新闻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作风的转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器”之用:无一技之长,而有万技之长;无一专之能,而有万专之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用、能用的,只有在用中才能显示其作用。上述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 ④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创新推动事物发展 |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一切有利条件为自己所用 |
C.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 D.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