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纵观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古代篇】(1)我国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哪一位帝王“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近代篇】(2)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的改革中,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孙中山是如何关注“民生”的?
【现代篇】(3)新中国和苏俄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政权是怎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土地问题的解决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农村采取什么政策?
【感悟篇】(5)综合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一谈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制定农业政策?
(共10分)
材料: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力量,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中“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哪些事件?
(2)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战国时期,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南北朝时期,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战国时期,秦国所进行的封建制改革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
(2)请举出上述秦国改革的主要内容?(至少两项)其对该国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3)南北朝时期,魏主所进行的改革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
(4)请举出魏主改革的主要措施?(至少举出两项)如何看待其改革的措施?
(5)以上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请提几点中肯的改革建议。
回答汉武帝的有关问题。
(1)向汉武帝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是谁?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3)“他建立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姓名。”(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引言)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他的国号”成为哪个民族的“姓名”?
(4)试分析毛泽东在《沁园春·雪》把“秦(始)皇汉武(帝)”并称的理由(提示: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
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
材料二: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材料三: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出材料一中的人物首先称霸的原因。
(3)材料一中的人物能首先称霸还在于他讲究称霸的政策与策略,他是怎么做的?东汉末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材料二:《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2007年新华网“十七大”特稿
材料三: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一年?“焕然一新”的事例有哪些?(列举20世纪20年代的2个事例)
(2)材料二中的“力挽狂澜”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在中共党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3)材料三中的这一报告是毛泽东在什么会议上所作?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会后为实现“光明的前途”中共与国民党进行了什么政治斗争?还发起了哪些重大战役?(举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