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克隆羊“多利”的问世引起了许多人对“治疗性克隆”的兴趣。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1)过程A表示     ,由此产生的重组细胞②的主要遗传物质来自图中的      
(2)图中C表示定向诱导技术,其诱导的对象是[   ]          细胞。
(3)如果进行生殖性克隆,则不需要进行定向诱导,但必须进行     ,使得胚胎能正常发育成完整个体,该操作一般在       时期进行。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禁止生殖性克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却能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号④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中,符合人们要求的矮秆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下图是一个遗传病的系谱(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_性遗传。
(2)Ⅱ5的基因型是_______。
(3)Ⅲ10可能的基因型是,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4)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其子女得病的机率是________。

(每空1分,共6分)
果醋有消除疲劳和减肥等功效,该饮料深受广大女士的喜爱。某果酒厂的果酒滞销,计划将生产的部分果酒“转变”为果醋。研究人员设置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填微生物名称);果醋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
(2)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瓶为发酵瓶,你认为甲、丙两个装置瓶中,盛有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瓶分别是_______。在装置瓶乙中,发酵菌先将乙醇变为________,最后变为醋酸。
(4)可以用经过酸化的______________来检验生产出的果醋中是否含有酒精。

(每空2分,共12分)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
(2)该植物光反应的产物中,被暗反应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在供给该植物H218O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3)图中A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每空2分,共16分)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Ⅰ.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    _________,装置乙作对照。
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进行    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D中放入 
②把装置甲、乙放在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
呼吸作用强度
甲装置
  (填左或右移)1.5 cm
乙装置
右移0.5 cm
测定植物净
光合作用强度
甲装置
  (填左或右移)4.5 cm
乙装置
右移0.5 cm

Ⅱ.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 g。那么以葡萄糖增减量作为衡量指标,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h;白天光照15 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g。 (不考虑昼夜温度的变化对呼吸作用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