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从参加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50名学生,并统计了他们的数学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将数学成绩进行分组并根据各组人数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Ⅰ)将上面的频率分布表补充完整,并估计本次考试全校85分以上学生的比例;
(Ⅱ)为了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数学成绩,学校决定成立“二帮一”小组,即从成绩为中任选出两位同学,共同帮助成绩在
中的某一个同学,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若
同学成绩为43分,
同学成绩为95分,求
、
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二帮一”中同一小组的概率.
分 组 |
频 数 |
频 率 |
[40, 50 ) |
2 |
0.04 |
[ 50, 60 ) |
3 |
0.06 |
[ 60, 70 ) |
14 |
0.28 |
[ 70, 80 ) |
15 |
0.30 |
[ 80, 90 ) |
|
|
[ 90, 100 ] |
4 |
0.08 |
合 计 |
|
|
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t(小时)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y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如图所示。
(1)请写出从药物释放开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0.25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药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小时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10分)已知函数
(1)用“五点法”作出这个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2)函数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
的图象?
已知函数(
x∈R).
(1)若,求
的值;
(2)若,求
的值。
已知求
(8分)已知函数.
(1)写出它的振幅、周期、频率和初相;
(2)求这个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3)求出使这个函数取得最大值时,自变量的取值集合,并写出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