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一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一、W一w、ww一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
(2)基因型为Ww一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
(3)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一wYy(♂),反交:W一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 。
(4)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广东卷.6)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江苏卷.26)(8 分)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有 (填序号),合成后通过 运输到 (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
(3)新转录产生的 mRNA 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 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 性。
(4)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 (填序号)发挥作用。
(上海卷.综合题八)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研充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从酵母、果蝇到哺乳动物小鼠,饮食限制能显著延长成年生物体的寿命。
【提出提问】日常饮食成分复杂,究竞哪种成分与寿命延长相关?
【形成假设】限制食物中的某种成分会显著影响成年小鼠的寿命。
【实验设计】为证明上述假设而设计的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1)在本研究中,实验对象选择小鼠相比选择酵母或果蝇的优势是小鼠________。
A.采取有性生殖 |
B.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 |
C.生命周期更长 |
D.遗传学研究更系统深入 |
(2)在本研究中,若Y3是蛋白质,较合理的实验变量Y1和Y2应设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实验】对照组喂养正常食物(Y0),实验组限制食物中的某种成分,然后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即检测参数Z)。
【数据处理】
(3)在图所示的实验数据处理方式中,有助于对本研究假设作出迅速且准确判断的是_______(多选)。
【实验扩展】
(4)若初步实验结果显示蛋白质限制对实验小鼠寿命延长具有显著效果,那么就实验变量Y而言,Y4和Y5的合理选择是_____和_____(从下列项目中选择)。
基因工程蛋白产物蛋白质种类氨基酸种类多肽链长度
(5)为确定饮食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可采用双缩脲法。该方法所用的Cu 2+试剂与多肽链中的肽键反应,形成_____色络合物。
(9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
A__Bb |
A__bb |
A__BB或aa__ __ |
植物颜色 |
粉色 |
红色 |
白色 |
(1)由于A 基因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突变后的序列是。
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表中补充画出其它两种类型(用横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类型编号 |
甲 |
乙 |
丙 |
基因分布位置 |
![]() |
______ |
_______ |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类型;
b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类型;
c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类型。
(3)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代植株花全是粉色。则纯合白色植株基因型可能为。
现有两个纯合的小麦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条件之二是,且符合分离定律;条件之三是______。
(3)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____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等。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