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丙也存在于沉淀中 |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丙移动速度最快 |
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丁也保留在袋内 |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迁移速率最快的是分子丙 |
右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胡萝卜植株的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育形成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 |
B.①②过程分别发生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
C.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
D.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 |
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杂蛋白 |
B.样品加入凝胶色谱柱时,吸管应伸入凝胶面以下 |
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甲苯,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
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
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完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避免微生物感染 |
B.茎尖作外植体时不需消毒处理 |
C.无土栽培所用的蛭石等要消毒后才能移栽幼苗 |
D.接种室和接种箱也要灭菌处理 |
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培养36h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培养皿 |
Ⅰ |
Ⅱ |
Ⅲ |
培养基成分 |
琼脂、葡萄糖 |
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 |
琼脂、生长因子 |
菌落数 |
35 |
250 |
0 |
A.该实验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B.可用伊红美蓝试剂鉴定菌落是否为大肠杆菌
C.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
D.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