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盐酸后,发现忘了加指示剂。为确定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震荡,溶a显示无色,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选用一种物质进一步探究,他可以选用什么物质?如果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加入试剂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还原反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装置甲中应添加的固体试剂的名称是
(3)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口 a 应与(填" b "或" c " )相连。
(4)用途丙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再倒入约1/3体积的紫色石蕊溶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
(5)往图丁的烧杯中缓缓通入二氧化碳,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有人用经过粉碎的含有较多有机物杂质的粗铜,通过下列步骤制取硫酸铜晶体

(1)若步骤①中灼烧温度过高会产生副产物氧化亚铜(铜的化合价为+1价),其化学式为
(2)写出步骤②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②中,铜和稀硫酸不能直接发生置换反应的原因是
(4)反应途径Ⅰ和Ⅱ,分别发生如下反应:
途径Ⅰ: 2 C u + O 2 + 2 H 2 S O 4 = 2 C u S O 4 + 2 H 2 O

途径Ⅱ: C u + H 2 O 2 + H 2 S O 4 = C u S O 4 + 2 H 2 O

请选择你认为更适合于实际应用的途径,并说明理由:
(5) 根据图2,步骤④的结晶方法为
(6)若800 k g 粗制氧化铜(其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4%),通过途径Ⅱ转化为硫酸铜,计算参加反映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分) 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
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①将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CO2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欲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观察到B烧杯内溶液变成红色,请推测A、B烧杯内盛放的溶液可能是什么?(答出一种组合即可)为使探究更严谨,应如何改进该实验?
(2)若A中盛放硝酸银溶液,B中盛放浓盐酸,该实验现象是什么?
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生活中某些食品包装内放一小包铁粉,作用是什么?
(2)某同学在探究铝与稀盐酸的反应时,发现打磨过的铝片反应比未打磨过的铝片反应剧烈,请解释原因可能是什么?
(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请分析滤液中所含溶质情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