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  

(2)t2℃时,将M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到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3)将t1℃时,M和N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0℃,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液n。关于m和n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m<n     C.溶剂质量:m<n

D.溶质质量:m=n    E.溶质的质量分数:m=n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把液态空气盛在一个烧杯中,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液态空气蒸发余下约十分之一后,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请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在进行物质分类时,一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包括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
气体单质)和化合物。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化学性质,知道氧气能与铁、氢气、磷、硫、
镁、铝、碳和一氧化碳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1)请你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①氧气能与某些反应;②氧气能与某些反应;③氧气能与某些反应。
(2)写出(1)中能与氧气反应的每一类物质的化学式(从上面给出的物质中选取):
;②;③

(2分)指出在集气瓶中事先放少量水的原因,
①硫在氧气瓶中燃烧
②铁在氧气瓶中燃烧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某同学在做该实验中,A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试问导致该实验结果的原因.

木炭、铁丝、红磷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其变化的本质和现象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反应都需要点燃。请你再归纳出它们的三个共同点:
(1)
(2)
(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