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15000千米 D.20000千米

从C地出发,依次过D、E、F地,再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 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 D.先向西南走,再向东南走
此时,D地的地方时为

A.12:00 B.15:00
C.18:00 D.21:00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海地区滥采滥伐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严重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题。

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山区公路一般都修成“之”字形,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要素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发
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的中心“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