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内文言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出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猛浪若/走相告 B.任东西/词不达 C.俟其欣/心诚服 D.峰息心/不负众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作者描写“奇山”的时候,用“                                                  。”这句以动写静,将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极富动感,形象生动。(用文中句子填空)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C.文章叙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直接抒发了作者沉湎山水、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D.作者善于把握景物在空间位置、形态动静、音响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善于抓住景物的各种特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多种角度、极有层次地进行描写,使得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四)刘伶病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③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⑥,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解】①刘伶:魏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闻名。②捐:倒掉。③摄生:养生。④祝:祷告。⑤名:通“命”。⑥斛:音hú(胡),量器名,一斛为十斗。⑦酲:音chéng,因饮酒过量而神志不清。⑧隗:通“颓”。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停顿处用“∕”隔开。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酒肉——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B.涕泣曰——扶苏以数
C.隗已醉矣——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D.供酒肉神前——所欲有甚生者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上文中刘伶的故事对我们求学、处事和为人有何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2分)
我之死 ②一朔东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A.河曲智叟亡 B.或为死,或以为亡
C.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何战?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对于这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2分)

乞者王翁传 [明末清初]徐芳
洒口王翁,尝行乞至拏口陈长者家。有顷户启,一小鬟捧盆水,向外倾洒去。有声铿然,视之,金钏也。翁大喜,复念此钏必主妇洗妆置盆中,而鬟不知,倘主妇索钏不得,而疑鬟盗,或挞之急。吾贫人,横得重资,未必能享,而贻鬟累,以至不测,大不祥。遂留以待。久之,微闻户内喧声,似有所诃责。斯须,前鬟出,流血被面,望溪便掷。翁急前,持抱问故。鬟掷愈力,曰:“主妇失钏,而枉予盗。予何处得钏?与挞死,宁溺死!”翁曰:“然钏在,毋恐。”乃出诸袖中,俾持入,且曰:“待子于此久矣。”鬟入报,主妇以为谩,遣童出问翁,具以实对。
事闻长者,长者曰:“世安得有此人?”亟召入,居然壮男子也。因问:“若能为我任奔走乎?”对曰:“幸甚!”于是使司门户稽察,辄胜任。则又使出入市贾,征责租课,又辄称。长者知翁可任,益亲爱,待以家人礼,诸钱谷会计之重要者,悉以寄之。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复此钏必主妇洗妆置盆中()②鬟入报,主妇以为 ()
③世得有此人() ④悉以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则又使出入市贾,征责租课,又辄称。译文:
、请结合文中材料,对王翁这一人物做出评价?

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下列题目。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南潇湘()(2)浊浪空()
(3)春和明()(4)或异二者之()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李疑尚义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①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屎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②以货,遣归。人于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注:①踵:走到。②赆:赠送的财物或路费。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怠之,弗(舍弃) B.我不幸疾矣(遭受)
C.疑许诺,就坐(邀请) D.其数而封识之(记录)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李疑以尚义名时不求闻达诸侯
B.躬煮糜炼药山峦晴雪所洗
C.二子米馈,却弗受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籍其数封识之则名微众寡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1)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
(2)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结合文章材料,试分析李疑其人性格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