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3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Ca(OH)2
0.18
0.16
0.14
0.12
0.09
0.07

(1)某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在60℃时,S(NaCl)      S(KNO3)(填写“>”、“<”或“=”)。
(3)要配制20℃时的NaCl饱和溶液100g,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某KNO3晶体中有少量NaCl杂质,要得到纯净KNO3的方法是:先     ,然后     ,再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KNO3晶体.
(5)在盛有20℃时的Ca(OH)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待冷却至20℃。
与加入前相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近三个月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用过氧化氢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你认为应选择的最佳实验装置是(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收集气体时如果用E装置,那么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如果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4)F装置内装满水时,还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此时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该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5)完成图G所示实验时,为避免集气瓶底炸裂,可预先在集气瓶中放

小华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考试时,小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用序号字母表示)。
(3)上图C操作中,若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g。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在由注射器和具支试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铜粉的具支试管加热,同时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具支试管上的小气球作用是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装置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装置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①没有推拉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4)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

①仪器A的名称是,可用_________检验仪器A中收集的气体。
②电源开关闭合前,先将仪器A和与其相同仪器内注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电源开关闭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⑤乙图所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合,请用笔在乙图中作出修改。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符号为_____;
(2) 表示的是(填符号);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