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中有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其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关于此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
B.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生物膜通透性 |
C.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
D.该疾病的发生,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合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
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
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 |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