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有一个名字,永远书写在春天;有一种精神,持续传颂在人间。雷锋--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雷锋已经离开我们50年,但雷锋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材料二:青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青年的奋斗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提出了五点希望: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
据悉,你校团委、学生会将联合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简述把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目的。(两个方面即可。)
(2)根据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上述五点希望,结合自身实际,你打算如何成长为一个新时代需要的"雷锋式"青年?(三个方面即可。)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传承民族精神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天冷了谁都想烤烤火,暖和暖和,于是一双双手和脚伸到炉子周围。不一会儿,大家都满意地走了。可是谁也没有管炉子,炉子里的煤渐渐燃尽了,火也熄灭了。等人们冷了再来烤火时,只看到一个冷炉子!于是他们抱怨起来,可是谁也没有问问自己有没有向炉子添煤。
(1)结合材料谈谈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2)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你的选择是什么?

材料一:歌词: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贼划蔬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
材料二: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类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的党和政府为了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制定了哪些方针和政策?
(2)我国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有什么意义?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4)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各是什么?

材料一:市民素养成就“广式排队” ,城市秩序助力社会发展

下班高峰期的地铁三号线,市民有序排队候车
广州公平有序的生活不只体现在搭乘公交上,地铁站、火车站,甚至在写字楼电梯、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洗手间,都能看到“广州式排队”的场景。正是这种文明习惯的养成,既提高了城市效率,也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形象。
材料二:
〖让车〗许多老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像约定好了似的,都自觉地等上班高峰过了才去喝茶,一位“让车”的阿婆表示“年轻人懂得礼让就乖,我们也该为他们做点事。”
〖地铁〗地铁三号线到站,车门打开,候车的乘客们没有一拥而上,而是先等车上的乘客下车后,再鱼贯而入,整个过程忙而不乱。
〖火车站〗一位保洁阿姨说:“在南站,我很少看到旅客们乱扔垃圾、乱插队,很多旅客到南站后第一件事就是合影留念,很多人把这里当成了景点呢。”
〖停车场〗车主都默契地按照“一左一右”轮流出闸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出场,停车场管理员也悠闲地在调度室边记录边喝茶。
(1)材料中的“广州式排队”体现了,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之一;也体现了广州市民在主动承担 ,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很多网友在为“广州式排队”点赞,请结合①和②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广州式排队”的看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会议对依法治国作出顶层设计,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清明政治生态的有力保障。
(1)请结合材料连线。

(2)结合材料及自身实际,谈谈你心目中的“全民守法”。

10分)材料一:2014年9月4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其总体定位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亮点举措之一是: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长效机制。亮点举措之二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考试招生的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材料二: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别,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户籍制度的改革成为安定人、关怀人、激励人的力量,它是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不可或缺的前提。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体现了国家正在努力维护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成为安定人、关怀人、激励人的力量”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