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微粒之间,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固体时属于同种晶体类型的是                     
A.正丁烷与异丁烷、 B.红磷与白磷、C.氕与氚、 D.氯化钠与干冰、 E.金刚石与水晶、F.氧气和臭氧、G. 13C14C、H.CH3CH(CH3)CH2CH(CH3)CH3和CH3C(CH3)2CH2CH2CH3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的发现和使用往往会极大地推动生产、生活的发展,一些材料的出现甚至具有里程碑式划时代的意义。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高纯度单晶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这种材料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备:

①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②步骤②经过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的主要化学操作的名称是;SiHCl3和SiCl4一样遇水可发生剧烈水解,已知SiHCl3水解会生成两种气态产物,请写出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③请写出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磁性材料。这种材料一般含有铁元素,铁是用途最为广泛的金属,也较为活泼,所以从它的使用开始就不断实施着对它的防护。最常见的铁制品腐蚀就是电化学腐蚀,请出最为普遍的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
(3)激光材料。我国是激光技术先进的国家,红宝石(Al2O3)是最早用于产生激光的材料,它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请用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

(4)纳米材料。胶体是一种物质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分散系,胶体粒子的直经大约是,三氯化铁溶液可以加速伤口止血,请简述原因
(5)高分子材料。可以分成无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
[AlFe(OH)nCl6—n]m就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污水处理,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一种合成纤维腈纶,又称“人造羊毛”,由丙烯腈(CH2=CH—CN)为原料聚合生成,请写出生成该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2CO(g)CO2(g)+C(s),T=980 K时,ΔH-TΔS=0,当体系温度低于980 K时,估计ΔH-TΔS应__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反应________________进行;当体系温度高于980 K时,ΔH-TΔS应________________0。在冶金工业中,以碳作还原剂,温度高于980 K时的氧化产物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低于980 K时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Δ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 mol·L-1,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4 mol·L-1,c(N)=a 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____________。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 Δ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二氧化硫的转化率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 ℃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10 min~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 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mol·(L·min) -1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mol·L-1,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____1.0 mol·L-1(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