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2小题。
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A.北半球、气旋 | B.北半球、反气旋 | 
| C.南半球、气旋 | D.南半球、反气旋 | 
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我国各地的居民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3题。
在甲图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
| A.达努节 | B.三月三歌节 | C.那达慕大会 | D.泼水节 | 
使用乙图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 A.侗族 | B.傣族 | C.赫哲族 | D.布依族 | 
民居建筑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终年低温少雨 | B.乙所在地终年高温多雨 | 
| C.甲所在地气温年较差小 | D.乙所在地气温年较差小 | 
2010年5月26日,云南首个太阳能光伏并网实验示范电站一期项目,在昆明石林县(约103°E,24°N)正式投产发电(太阳能:能量密度低)。据此回答2题。
下列属于该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不利条件是
| A.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 | B.石漠化土地面积广大 | 
| C.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 D.地形崎岖,山区面积大 | 
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则一天中,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 
| B.夏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 
| C.秋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 
| D.冬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 
如右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据此回答2题。
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 A.昼夜温差更大 | B.属于远日行星 | 
| C.大气密度更大 | D.表面均温更高 | 
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
 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④可见太阳从西方“升起”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2题。
1961年—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 
|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 
|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 
| D.人口增长了15.1% | 
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 
| B.可能位于欧洲 | 
|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 
|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2题。
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 B.地质 | C.气候 | D.水文 | 
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 B.较少占用耕地 | C.缩短运营里程 | D.保护野生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