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云南首个太阳能光伏并网实验示范电站一期项目,在昆明石林县(约103°E,24°N)正式投产发电(太阳能:能量密度低)。据此回答2题。
下列属于该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不利条件是
| A.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 | B.石漠化土地面积广大 |
| C.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 D.地形崎岖,山区面积大 |
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则一天中,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
| B.夏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
| C.秋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
| D.冬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 B.F处气压比G处低 |
|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使大气温度升高 |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 C.环节③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 |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洋流②具寒流性质 |
|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D.洋流④动力为西风 |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
|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个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
|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
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
|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读图,回答:
图中所示,碳排放量本国消费远远超过生产的有
| A.巴西、欧盟15国、墨西哥 | B.加拿大、俄罗斯、美国 |
| C.日本、欧盟15国、美国 | D.中国、印度、南非 |
有关我国碳排放量的正确叙述是
| A.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大于生产碳排放总量 |
B.消费本国的碳排放量小于他国的碳排放量![]() |
| C.消费他国的碳排放量是由于出口产品所产生的 |
| D.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掉 |
人均消费碳排放量
| A.印度多于俄罗斯 | B.美国最多 |
| C.欧盟15国多于加拿大 | D.日本多于美国 |
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 A.环境污染加剧 | B.就业压力增加 |
| C.人口向内地集中 | D.产业升级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