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校车生产及安全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为了防止校车事故频频发生,2012年3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Ⅰ.安全性是校车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1)在某次校车碰撞实验中出现了下列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 | B.轮胎爆炸 | C.车子变形 | D.油箱着火 E.安全气囊打开 |
Ⅱ.校车生产中用到的材料
(2)铁、铜、铝是校车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①请设计实验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②铝在常温下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的原因是 。
若校车生产中需要1 t铝,则需要含氧化铝90%的铝土矿多少吨?(2Al2O34Al + 3O2↑)
③钢铁材料在焊接前,首先要进行除锈,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钢铁防锈常用方法有 (至少二项)。
(3)橡胶、塑料、锦纶、皮革等也是校车生产中常用的材料。
①橡胶、塑料及锦纶均属于 材料。
②鉴别羊毛、锦纶的方法是 。
Ⅲ.校车的燃料。
(4)汽油、柴油、乙醇、天然气都可以用于汽车燃料,但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后者开始备受青睐。请写出上述任一种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填a或b)。
(2)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物质(填名称)有剩余。
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
(1)请写出“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 g,反应的铁的质量为g,若同时消耗了500 g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
(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2)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
(3)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
(4)写出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金属的用途之广。
(1)根据如图的应用实例,可知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2)在已经发现的一百余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种类远比非金属元素的种类;工业上用赤铁矿作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