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依据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工程有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是:
                ____ __;     ②               ____
                 ____;    ④                 __
(2)获取目的基因途径有                        
(3)下图是将人类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导入细菌B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简述重组质粒的主要过程包括:

                                   
                                   
                                   
④导入细菌B细胞的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什么?                          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个空格1分,共10分)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a.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①;
b.取出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可以从中获得;
(2)重组细胞①和②中(①/②)实现了基因的重组,实验过程b利用的技术是
(3)若将早期胚胎分成若干个,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相同/不同),此项技术称为
(4)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对受体母牛进行处理;
(5)若能使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在膀胱内壁细胞也得以表达,则相对于乳腺细胞来说,其优点是
(6)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如下: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用酶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需用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目的是。在培养过程中,往往还要加入抗生素,以防止

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乙是对图甲群落中某一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图丙是通过调查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画出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A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若甲图中“→”仅表示CO2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2)乙图中牛属于______营养级。要预测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种群特征是_________。该图表示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使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丙图中北极狐和雷鸟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 kJ。

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试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这三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图中的哪一点?
AB段繁殖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②
(3)丙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中的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
弃耕农田→(__________)→(_________)→乔木林(森林)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Ⅱ.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t =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Ⅲ.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的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_____现象。
(2)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的遮荫且___________,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类较多,其中__________是较为关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