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

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7月均温 |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
|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地势 | D.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地势 ③7月均温 |
关于a、b、c三地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厚度相同 | B.太阳高度相同 | C.自转线速度相同 | D.自转角速度相同 |
下图为“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示意图(1955~1960年)。”影响图中国家人口迁移的自然原因是
| 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 |
|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
|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
|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清洁,环境优美 |
每年有近千万游客来到桂林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 B.国内人口迁移 |
| C.省际人口迁移 | D.人口流动 |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期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大小。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据此完成小题。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 |
| D.地区越开放,出口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不属于人口容量特点的是
| A.1临界性 | B.警戒线 | C.季节性 | D.相对性 |
读图,回答小题。
依据图2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20世纪初期 |
| B.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
| C.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 |
| D.20世纪60年代 |
目前发达国家属于
| A.“高一高一极低”模式 |
| B.“低一低一低”模式 |
| C.“高一低一高”模式 |
| D.“高一高一较低”模式 |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小题。
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
|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
|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
|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
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 B.略有提高 | C.没有变化 | D.略有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