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于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发表讲话,希望大家铭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争取国家和平统一,共谋民族复兴大业。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应该
A.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
B.胸怀天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
C.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同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
D.埋头读书,专心学习,国家时政离我很远,无关紧要 |
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华夏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甘肃省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期刊的扶持力度,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自办率。这一做法进一步印证了()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
B.党和国家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
C.普通话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通用语 |
D.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维吾尔族母亲阿依先木在20年前收养了一个汉族弃婴,老人给弃婴起名亚森江,亚森江不仅智力有障碍、不能行走,还天生失明;不仅大小便没知觉,连吃饭都无法咀嚼,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可是阿依先木并不嫌弃这个孩子,7300多个日日夜夜无微不至的坚守和照顾才让这个生命得到延续。这说明我国()
A.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
B.各族人民团结互助,情深义重 |
C.各民族之间已经没有区别,成为了一家人 |
D.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
730天的援非之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为非洲兄弟做了200余台手术;经历21天的生死隔离;他就是距离埃博拉疫情“最近”的中国医生、“中国网事•感动2014”第三季度网络人物曹广。曹广的事迹告诉我们()
A.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
B.承担责任既要付出代价,也可能获得回报 |
C.应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
D.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
在思想品德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展开讨论。同学们发表了许多观点,其中你赞同的观点是()
A.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 |
B.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总是发生矛盾和冲突的 |
C.公共利益具体地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
D.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坚持以个人利益为重 |
有一则公益广告其画面变化是这样的:“森→林→木→?”这则广告告诉我们( )
A.我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
B.我国森林资源减少是由于人口快速增长造成 |
C.由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为解决粮食问题,必然毁林造田 |
D.我国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