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 )
A.缺失、倒位、重复、交换 | B.缺失、倒位、重复、突变 |
C.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 D.缺少、倒位、换位、重复 |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cm左右 |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
将一植株密封在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记录一天24小时罩内的CO2浓度变化,假定一天内细胞呼吸速率没有变化,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时刻叶绿体不吸收CO2 |
B.B时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 |
C.C时刻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 |
D.一天内该植株的有机物积累量等于零 |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
将A、B两种植物的幼苗,分别置于相同的两个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奍,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0min期间,B的有机物积累量大于A
B.10~20min期间,A和B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为线粒体和叶绿体
C.20~40min期间,A、B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D.若A、B培养在同一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一段时间后A先死亡
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碳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
B.NADPH等的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 |
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
D.碳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