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一一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3)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中的“黑暗”指的是什么?(2分)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来之不易,“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也发生过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美、英、中、苏等26国签署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指什么文件?这一宣言的发布具有什么意义?请列举说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史实。
(2)从图一、图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3)结合材料一、二概述,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美苏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主要发明
发明者
新能源
时代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瓦特

蒸汽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汽车与内燃机
卡尔.本茨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述表格的空白处。
(2)依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谈一谈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因素?

(3))依据上述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次科技革命,简述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4分)

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将自己的诉求写在法律文件中。并将这些文
件作为自己革命行动的指南。
材料一: 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脱离英国独立。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一个国家的什么文件
(2)对比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国资产阶级最大的诉求分别什么?
(3)依据材料分析,两者在内容上有何相同之处?两份文件在本国的革命中起到了怎样共同的作用?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
──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使矛盾重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绝路逢生,而且使资本积累规模迅速扩大,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也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增长,导致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人类进入哪一“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里,人们可以乘坐哪两种新式交通工具?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爱因斯坦提到的这些创造性发明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他认为“创造性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世界格局出现三次大变动。请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世界格局分别称作什么?起支配作用的国家分别是哪些?(8分)将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世界大战
国际格局
支配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俄罗斯与美国正在逐步地、但却的确是在向第二次冷战靠近。俄罗斯与美国及其盟国正在被卷入新的冷战,美欧等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是冷战思维的体现,是没有前景的。”
——梅德韦杰夫(俄罗斯总理)
(2)某学者想就材料中提到的“冷战”拟撰写题为《冷战的起与止》的著作,回顾冷战历程。作者应该对体现冷战对峙的哪些重大事件进行评述?(4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冷战结束的标志是哪一事件?(2分)
(3)当今世界真的如梅德韦杰夫所言“朝着第二次冷战靠近”吗?如不同意,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