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关于台湾问题的提问时说道:“我想起了台湾割让以后,台中有一位诗人叫林朝崧,他曾经写过一句诗,叫‘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相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整个中
国人的骄傲。”
材料二 在两岸旅游、经贸往来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据凤凰网报道,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美名、由元朝画家黄公望绘制的《富春山居图》,在300年前被一分为二,其中的一半被收藏在浙江博物馆,称之为《剩山图》,另一半则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在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居中斡旋努力之下,浙江的《剩山图》将于2012年6月到台湾合璧展出。
(1)材料一中,“台湾割让”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2)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与大陆曾经有过一次“月缺重圆”时,请你写出这次“月缺重圆”实现的时间和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国家的统一问题。目前党和政府对待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新阶段,上海、天津、九江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游行示威,声援学生。。
材料二
材料三: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忍受侵略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新发展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哪一成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4)材料三中“先进理论”指的是什么?
(5)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了革命,推动了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改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5)以上四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
材料三: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其中规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时间限制。1996年中国在签署该公约时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对此,网民有如下评论:
A.开国际玩笑,给中国人丢脸。 |
B.就是该跟蔡铭超学习,发扬爱国精神。 |
C.本来就是借机炒作,炒的好,人才!不过也挺恶心的。 |
D.无论参不参与竞拍,都应该无条件归还中国。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4分)
(2)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在文物回归的方式上,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史记》
材料二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后来,边境空虚,犬戎东侵。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不至。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纣王是一位什么样的国君?约1046年,商朝终于灭亡,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2)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3)西周什么时间灭亡?材料二中后来“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为什么不到了?
(4)商、西周灭亡的共同点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图(1)与图(2)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根据图(1)请回答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哪三个官职?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根据图(2)请回答: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