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盛开的油菜花
①南方冬日里的太阳也总是暖烘烘的,不似北方,一进入冬天,就是天寒地冻,冰雪覆盖。因了这冬日阳光的眷顾,田野里的庄稼长势特别好,蓝天白云下,油菜已经可以长到1米来高了,正是油菜快要开花的季节。油菜田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连在一起,放眼望去,简直是油菜花的海洋,绿色的世界,油菜花怒放着,那淡黄色的花海会让你的眼球不由自主的随它转动,让你感受到生命力的旺盛,让你也神采飞扬起来。
②走过田间的小道,油菜花开得灿烂多姿,在微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冬日的田野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暖暖的阳光,金黄的色彩,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油菜花的香味沁入心脾,让你吟起这样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不远处传来“叽啾叽啾”的鸣叫声,哦,那一定有一只漂亮的菜籽雀儿在菜地里歇息呢!鸟语花香,好一派迷人的景象!
③在这金黄铺就的田野里,充满了父母的希望。父母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这美丽的田野,洒下了父母多少汗水啊!记得土地刚下户的时候,父母不过四十来岁,是盘田种地的好手,家里三亩来土地,完全靠父母用锄头一锄一锄地挖,别人家还没有动手,我家的田块早就挖完了,精耕细作,一年的收成相当不错,新粮压着旧粮。
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里的很多人开始出外打工,父母仍然固守着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春种秋收。一年又一年,秋风吹白了父母的两鬓,岁月的印记刻在了他们的脸上,仿佛还是不久,父母就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们依然眷恋着脚下的土地,秋收一过,就在稻田里裁出一条沟,把沟里的泥块起出来放倒墒(shāng)子上,扒平敲细后打塘,趁着秋后的雨水种上菜籽。菜籽在盖了草粪的塘里面打个滚,一个星期后,绿茸茸的油菜秧苗就冒了出来,在阳光下东瞅瞅,西瞧瞧。这时节是父母最忙的时候,像照顾婴儿一样,在油菜长有一拃高的时候,间去多余的油菜。一个塘里只留下三棵纤细的幼苗,一亩油菜田得花去一个星期的时光才能间完,父母年纪大了,在田里劳作的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他们就拿来小凳子,坐在凳子上间油菜,身子弯成弓形,戴着草帽,用手在一塘一塘地忙碌着。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风儿睁大了眼睛,使劲地想掀开帽檐,看看父母额上的汗珠。汗滴下土,才能换来金黄的菜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间完多余的油菜,再给它们浇上化肥水,有虫时打打药水,一个轮回才算基本结束。这时经霜冷的油菜长势越来越好,越长越高。每逢吃过早饭,父亲喜欢背着手到油菜田里看看,看着被霜冻得弯下了头的油菜,父亲总是一脸的阳光灿烂,霜越大,油菜的长势越好,“瑞雪兆丰年”,我们这里冬天不下雪,下霜已经是最冷的时节了,可以说“霜白兆丰年”。
⑤立春前,各种花儿次第开放时,油菜花早就按捺不住,开满了枝头,整个田野成了绿色的海洋,金黄的油菜花的世界。豆腐块似地油菜田里蜜蜂们嘤嘤嗡嗡地穿梭往来忙个不停,你在这枝油菜花上踩一脚,我在那枝油菜花上踩踩高跷,扇扇翅膀,两只脚上就粘上了黄嘟嘟的花粉,比人还高的油菜在春风中摇曳着,花枝招展地向人们展现自己的魅力。
⑥清明节左右,父母的辛劳和汗水终于有了回报,菜籽田里一片青黄色,菜籽田里的雀儿这时叫得最欢了,“狮子醉酒”,“狮子醉酒”的叫声不绝于耳,久违的鸟叫声传入人的耳畔,让人心旷神怡。熟了的菜籽压弯了树枝,像喝醉了酒的汉子倾斜着身子遮住了田埂,在等待着收获,仿佛看到了像油菜花一样金黄的菜油从榨油机里汩汩流出。油菜吸收的是父母的汗水,奉献的是金黄的菜油,天下的哪个父母不是如此呢,为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自己的儿女,为了儿女极尽操劳,和油菜是何等的相似。
⑦走在这乡间的小路上,阵阵清风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看到这绿色的田野,心情和这绿色一起荡漾!我的耳边响起那悠扬的旋律:青山一排排呀,油菜花遍地开,骑着那牛儿慢慢走,夕阳头上戴,天上的云儿白呀,水里的鱼儿乖,牧笛吹到山那边,谁在把手拍,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
(选自《新华副刊》,有删改)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油菜花播种、生长、盛开、结籽的过程。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时间 |
油菜花成长过程 |
秋收一过 |
种上菜籽 菜苗冒出 |
一拃高时 |
A |
立春前 |
B |
清明左右 |
C |
文章开头两段描写油菜花灿烂多姿的场景有什么好处?
自选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A.菜籽在盖了草粪的塘里面打个滚,一个星期后,绿茸茸的油菜秧苗就冒了出来,在阳光下东瞅瞅,西瞧瞧。
B.他们就拿来小凳子,坐在凳子上间油菜,身子弯成弓形,戴着草帽,用手在一塘一塘地忙碌着。文题是“那盛开的油菜花”,行文中主要部分却写父母田间劳动的过程,作者这样构思的用意何在?
文中的油菜花给了你哪些人生感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一只空气瓶子的温暖
魏得强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人 物 |
事件 |
心理反应 |
女儿 |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
爸爸想教育女儿 |
爸爸 |
捡回瓶子 |
女儿__________ |
女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爸爸惭愧 |
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下面句子。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1)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2)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3)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4)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5)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d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6)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7)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8)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第①段中加点的“事事”二字,前一个“事”的意思是__________,后一个“事”的意思是__________。
第 ③ 段中加点的 “这样”指代什么内容?
“这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③ 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第(5)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时,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
第(6)段画线句子中"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7)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春》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B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C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D着。“和”是多音多义字,有①hé②hè③huó ④huò ⑤hú五种读音,请选择填空(只填序号,2分 )。
应和()和面() 和稀泥()和牌()请将选段中括号内ABCD四处省去的词语依次填写在后面:ABCD
在写景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从多个角度,生动描绘景物选文第二段文字是按照顺序,从等角度描绘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致的。
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
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
选文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句写在下面,然后说说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请写出古诗中描写春景的两个诗句。
a:,
b,
阅读《花开的方向》然后回答后面小题12%
花开的方向包利民
①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盆,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是绽放着的,如此,阳台里一直充盈着春意。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的卧室里的,那几盆花是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多次的搬家,无论是同城里的迁移或城市间的辗转,那几盆花母亲都没有抛弃。
②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一圈的花瓣,中间是橙黄的蕊,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它们通常是三五朵聚拢成簇,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万虑皆息的时刻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唯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地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能影响。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
③母亲对于养花有一套独到的经验,不管什么花,在她的调理之下,都显出一股子活泼劲儿来,常让她那些老姐妹们欣羡不已,总有许多人慕名上门来取经,或讨花桠和花籽儿。母亲的养花爱好是受姥姥影响,或者是遗传使然,少年时曾和母亲回她的老家探亲,姥姥家在一个很远很远的乡村,几乎养了一屋子的花,院子里也栽得满满的。那时我就发现了那种母亲至今珍爱着的花,想来是姥姥送她的了,问母亲花名的时候,她含笑说:“你姥姥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呢!反正我老家那边,这种花是很常见的!”
④母亲卧室里的花,起初在老家没有搬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我记得是五盆,后来我大学毕业后,就成了六盆,而搬来这里后,又多出来一盆,成了七盆。仔细回想一下,几乎是以每十年一盆的速度递增着。直到去年,发现那花变成了八盆,几乎摆满了卧室里的窗台。算起来,去年正是搬来这个城市的第十年了。而母亲的那些老友中,却极少有人知道这几盆花,母亲也从不给她们看,似乎那只是她自己的秘密。
⑤母亲卧室里的窗户恰好是向西开的,那些花儿摆在那儿,每年夏季开花的时候,那些花儿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外,很像隔窗远眺的样子。在它们的花期里,母亲留在卧室里的时间就多了,常常是坐在床上,向着那些花儿,也不知是在欣赏花儿的开放,还是看向窗外。(A)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
⑥去年年末的时候,母亲回了一次她的老家,给姥姥过八十大寿。也有好几年没回去了,临行前显得很是兴奋,似乎不管多大年龄的人,一想到要见着自己的母亲,都表现得像个孩子,是啊,不管多大,在母亲面前都是孩子吧!母亲一个劲儿地叮嘱父亲,卧室里的那些花几天浇一次水,每次水量是多少,直到父亲都能背得出来,这才放心而去。而阳台里那些花儿的照看问题,母亲却是一句没提,任由父亲去折腾。
⑦ 母亲回来后,很高兴,有一种满足的神情,不停地说着姥姥的身体很棒,依然伺候着一大院子的花。也难怪,八十岁的人了,能有这样的身体和精神,作为子女自然开心幸福。心里忽然一动,姥姥八十大寿,而母亲的花儿正好是八盆,回想起来,似乎真的是随着姥姥每十岁的增长而增多一盆。于是笑问母亲,母亲看向那些花,说:“对呀,就是这样,你姥姥每长十岁,我就多种一盆!”一瞬间忽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钟爱那几盆花了,那些花是母亲从故乡带出来的,是姥姥曾栽种下的,母亲珍爱着它们,其实是对姥姥的一种思念,一种祝福。
⑧ 有一天在网上,无意间闯入一个花卉论坛,各种花草的图片琳琅满目。素来对花花草草兴趣缺少的我,正要关掉网页,忽然,仿佛闪电般,一个熟悉的画面就划过我的眼睛,正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于是急忙点开,看它的介绍。上面说,这种花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都是向西开放,并分析了一大堆的原因。心里涌动着一种巨大的感动,因为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那是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牵梦绕的名字——望乡。
⑨那些花又到了花期,母亲依然在守望着,目光轻柔地抚摸过那些小小的花朵背影,然后投向西方。(B)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选自《美丽中文》,有删改) 文章第②殷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亲卧室里的花的?2分
认真阅读全文,请你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含义的理解。3分
请从文中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3分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褚人获写的《隋唐演义》里的话,你现在离开母亲在学校学习,联系你的实际谈谈你的体会。4分
阅读《台阶》选段,回答后面小题13%
①我们家的台阶低!
②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③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④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⑤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⑥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⑦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yǐn。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⑧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⑨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⑩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⑾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烟yǐn()顾不得揩()一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⑤--⑾的主要内容 2分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3分
文中画线的句子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请你结合对选文里的父亲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读后的感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