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从贫困儿童的一顿午餐、一件新衣到残疾人一次出行,流浪动物的收容……越来越多的微小善事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材料二:如图:一些“微公益”的标识。
据悉,你校学生会打算举办一次“微公益在行动”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向同学们讲一讲与传统公益活动相比,微公益有哪些优点。
(2)在学校里,你会实施哪些“微公益”行动?
(3)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校园微公益行动中,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材料一中国大陆与台湾隔绝60年后,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海、空直航及通邮,宣告两岸同胞殷切希望的直接“三通”终于实现。2008年12月19日下午3点半,重庆市民首次直航,于6点半左右抵达台湾;台湾游客也于当晚7点首次直航,10点左右抵达重庆。
 材料二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2011年2月22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简称经合会)首次例会在台湾举行,为未来进一步深化两岸的经济合作打好了一个平台,奠定了一个基础。
 (1)为什么说“经合会”首次例会的成功召开好了一个平台,奠定了一个基础?
 (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请你说明理由。
 (3)材料二中重庆与台湾直航,你认为会对重庆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呢?
人际交往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自人类诞生的那天起,人们就感受到它的存在。正如阿拉伯一位古代圣贤所说:“一个不会交往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永远不会漂流到人生的大海中去。”正常愉快的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和谐与美好,请你反思,自己在与父母、老师、同学交往中的成功与不足,为自己摘编《家庭、学校交往指南》。
 要求:(1)列出自己在交往中遇到的困惑;(2分)
 (2)写出自己在交往中的成功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写出几条有关交往的格言和警句。
情景剧一:“在课间”
 课间,学生甲正正趴在课桌上睡觉,这时其同桌学生乙从外面气冲冲地回来,回到座位,将书本狠狠地一摔,惊醒了学生甲。于是两人发生争执……
 情景剧二:“课堂上”
 上课铃已响,班上仍然乱哄哄一片。年轻和蔼的女教师走上讲台,用微弱的声音维持了秩序。可是没多久,同学们又像在菜市场一样,说话的说话,吃东西的吃东西……
 情景剧三:“在家里”
 一名同学放学回家后,便坐在电视机旁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一会儿,妈妈下班回来了,非常劳累,而这名同学嚷着要吃水果,要妈妈洗水果,妈妈端来果盘,学生又缠着要买新衣服,妈妈不耐烦地说了她几句……
 看完几个情景剧后,你是否觉得这些事情也常常发生在你的身边呢?请思考和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你是情景剧一中的学生甲、你会怎样做?
 (2)情景剧二中,如果同学们站在老师的位置上,又会怎样想呢?
 (3)情景剧三中,孩子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了呢?为什么?
在2012年9月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上,小华同学这样向介绍自己:“我在小学时,被同学们称为小机灵、调皮鬼,叫我小机灵是因为我的动作比较灵活,爱动脑筋,主意多,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调皮鬼,因为我好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为此也被老师批评过。我兴趣广泛,看书、下棋、唱歌、打球、旅游我都喜欢,尤其擅长唱歌,曾在校艺术节上被评为最佳男歌手。我想在新集体里改正缺点,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1)小华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呢?
 (2)小华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3)小华可能有哪方面的潜能?请你给他介绍几种发掘潜能的方法。
2012年11月2日中午,扬州网友“燕妮小妹纸”发了一条微博:“今天中午一个孩子把自行车停在朋友车旁边,看起来很着急,想走的样子,走近一看原来小孩把倒车镜撞坏了,刚准备理论,赫然发现车上已经贴了纸条,原来孩子已经等很久,实在要迟到了才留下纸条。朋友很感动,让孩子快去上学,没来得及拍下孩子背影,为他的行为感到骄傲。” 
 微博附上了贴在车上的纸条,上面写着:“尊敬的苏×××车主:我是扬大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联系方式:××××。对不起!”从纸条中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字迹颇为稚嫩。
 实验中学有关领导看了这一新闻报道,准备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果你是活动组成员,计划请你参与:
 (1)请你为学校开展这次活动设计几种有效形式。
 (2)为营造这次活动的校园文化氛围,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3)请阐述加强以诚信意识为重点的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4)请说出我们青少年学生平时加强诚实守信的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