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30
5
10
5
12
60
5
25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沦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小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发光暗淡,观察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小明改正实验错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的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小明移动滑片P,记录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下面是用天平和量筒做“测盐水密度”的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小聪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质量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聪所用烧杯的质量为  g。

(3)下表分别是小聪、小明、小玲、小莉所设计和进行实验的过程(表中的图只是实验步骤示意图,图中示数并不是实际测量数据)。这四位同学所测的均为同一种盐水。

设计实验者

实验操作顺序

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小聪

把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体积V

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

把量筒中盐水倒入烧杯中,测量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小明

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

把盐水倒入烧杯中,测量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体积V

小玲

把盐水倒入烧杯中,测量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1

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体积V

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2

小莉

把盐水倒入烧杯中,测量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1

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体积V

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①在设计实验时,四位同学都没有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请你根据小莉的实验步骤写出她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  

②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时,老师发现四位同学中有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很接近,而另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老师指出,实验结果相近的两位同学的数据是较准确的,而另两位同学的结果差别大的主要原因是实验操作顺序不正确引起的。请你分析指出由于操作顺序不正确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实验结果偏小的是  。(选填“小聪”、“小明”、“小玲”、“小莉”)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所连接的实物图,各元件及连接均完好但不完整。

(1)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进行多次实验,绘制出I﹣U图象,如图乙中a所示,根据图象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这个实验过程运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 

(4)将电阻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绘制出I﹣U图象,如图乙中b所示,则根据图象得出结论:当电灯两端的电压变小,通过灯丝的电流变小,灯丝的电阻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  ℃,第2分钟处于  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动脑学物理,越学越聪明。小武同学看到商贩将水果浸泡在某种红色液体中,他悄悄地取些样品测量其密度,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1)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将其一端扎上橡皮薄膜;

(2)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适当位置,并用铁架台和试管夹固定;

(3)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样品直到薄膜变平为止;

(4)对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测量并计算样品的密度。

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玻璃管放入水中,没倒入样品前橡皮膜向 (选填“上”或“下”)凸起;

②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③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是   (用ρ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④计算样品的密度ρ=   kg/m3

⑤若读取样品液面所对的刻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将导致计算的样品密度比实际值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